曹培鑫:儒雅的师长 贴心的朋友

发布时间:2017-07-03浏览次数:3738文章来源: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

    编者按:6月14日下午,我校第二届教师英语演讲暨双语教学比赛决赛在33号楼一层报告厅举行。经过主题演讲和教学展示两个环节,来自新闻传播学部的曹培鑫老师从九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夺得了本次比赛的一等奖。无论是主题演讲时对“Good Enough Teacher”的独到理解,还是在教学展示时由现象到理论的启发式教学,曹老师流利的口语表达和收放自如的风格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近日,记者采访了曹老师,听他细数比赛和日常教学中的点滴故事。


“英文学习从未间断”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演讲比赛,而且是全英文演讲,准备时间比较长。由于记错比赛时间,提前一个月就把稿件准备好了,剩余的时间就把稿子反复修改、打磨,前后改了8稿。”曹老师跟记者笑谈,自己并不适合演讲,更喜欢给学生讲课时的状态。

    讲课是靠知识点跟学生互动,而演讲是表演型,主要是靠声音和肢体语言感染受众。为比赛能有好的表现,一方面,曹老师每天进行多次重复训练,校正发音,使表达越来越准确、流畅;另一方面,积极向其他老师请教,他特别提到了多年指导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的吴敏苏老师。“演讲需要一股能感染大家的激情”,吴老师这句话给了曹老师很大启发。于是,在接下来的准备中,他尝试恰到好处地加入肢体语言,渐渐领会了“演”与“讲”的关系。儒雅、理性但不失感染力,这是曹培鑫老师给我们的观感。能有这样的效果,离不开多年的付出和积累。
    “大学时期的我可以说是标准的学霸。”曹老师笑着回忆,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在操场听英语广播,早晚要学三个小时英语,周末也不例外,当年英语四六级考的都是全校第一名。大二开始曹老师认识了一个芬兰人,用英语与其交流,口语水平提升很快。此后,又有数年的海外留学经历,回国后教留学生,可以说,英语学习就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从未间断。
    “学习语言光有天赋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花时间和经历去投入。”曹老师深有感触地说。


“不要听到学生的负面评价”

    曹老师演讲的题目是“A Good Enough Teacher”,这也是他多年以来一直在求索的问题。从执教第一天起,他便立下了目标:“不要听到学生们的负面评价!”


    曹老师认为,要成为一名好老师,最重要的是和学生建立一个好的关系。关系建立的前提和基础是要求老师认真对待讲课,为课程的教学做足准备。翻开他的教案,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标记,小手、笑脸,曲线图、示意图等等。《传播学概论》、《传播学研究方法》均是理论性很强的课程,为了让大家融入课堂,他想了很多办法,精心设计,理论、案例、图片、视频多种元素融合一起调动学生的兴趣。一节50分钟的课,曹老师的教案里会根据学生的遗忘曲线,揪出几个高峰,画出很多点,在15分钟的地方画一个小手,提醒自己这个点是提问环节,画笑脸是要讲一个小的笑话。“我特别不想让我的学生配合我,忍着听完我的课,我希望让学生感觉还没有听够课已经结束了,我的课就是这么有趣。”早在留学回国时,一些海外报纸如《泰晤士报》、《太阳报》等也随他飘洋过海,“这是为了让大家看到实物,对新闻、传播、广告有更直观的体验。”如今,互联网技术已经非常先进,但曹老师依然没有放弃准备教案和上课板书的习惯,每次备课时间都要花费数个小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