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进川:媒介发展的未来趋向

发布时间:2017-05-23浏览次数:770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未来学由德国社会学家弗勒希特海姆1943年在美国首创。作为以事物的未来为研究和实践对象的科学,其研究范围已广泛涉及经济、社会、科技、军事等诸多领域。

  作为广义未来学的预测判断,在新闻传播界并不乏先例。如在互联网及数字化浪潮之初,国内外学者就大胆预言,纸质报纸将在十余年之后消失。在今天,局部事实已经出现。2016年3月底,英国《独立报》停止发行纸质版,而只保留网络版。这也是英国第一家关闭纸质版的全国性大报。在地球另一边的中国,也上演了类似的一幕。《中国青年报》自2017年起全新改版,周六、周日不再出版纸质版。《中国青年报》评论员为这次变化进行了说明,“今天的《中国青年报》,不只是一张《中国青年报》,而是包括《中国青年报》及系列子报、法人微博、微信公众号矩阵、官方网站及系列子网、手机客户端在内的全媒体平台。”其实,这一变化折射的不过是在技术变迁背景下,传统媒介通过建立新的纽带以弥补社会生活植入不足的问题。这种不足并不单单是内容方面的,而是其伴随性不够的问题。媒介发展还将呈现一个怎样的未来?至少有如下变化趋向。

  关于自我的变化

  美国学者马克·波斯特在其著作《信息方式》中依据信息方式,或者说符号交换情形的结构变化,区分了传播的历史时期。一是面对面的口头媒介的交换阶段,此时自我包嵌在面对面关系的总体性中。二是符码再现阶段(也即印刷传播阶段),此时自我被构建成一个行为者,处于理性/想象的自律性中心。三是信息的模拟阶段(即电子传播阶段),持续的不稳定性使自我去中心化、分散化和多元化。

  更重要的是,网络媒介在今天的技术设计和社会建构中具有以自我为中心和去自我为中心的双重效应。它具体表现为:自我在网络空间中持续不断地被释放出来,在纵向比较意义上,自我中心化的特征仍然存在。但在横向意义上,大规模的自我的并置则又表明自我被不断地去中心化,甚至是分散化。采用视觉感意义较强的说法就是,数字网络空间的传播其实就像一个浩瀚星系,在分散的同时如能仔细甄别,又能观测到一个又一个的系统,此系统与彼系统又以必然或偶然的方式建立起某种特定的联系。

  关于传播交往的变化

  从认识层面上来说,新的媒介是一种传播主体、传播平台或商品集散平台。

  对于传播主体和传播平台,它表明传播的交往不仅包括社会人群与媒介机构相遇,也包括不同社会人群在传播平台上汇聚。传统媒介受观念和技术的限制,主体交往的充分性未能有效发挥,社会人群与其交往主要取决于媒介的意愿和发现。在媒介工具论(特别是宣传工具)的观念主导下,媒介成为社会人群所用的交往空间也不大可能。数字与网络技术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状况。以微信为例,其直接以熟人关系为基础,又保留了交往关系的开放性,使得强度不一的关系纵横交错,在所有的交错之处便形成了不同交往功用的群。凭借这些群,它为更深入的讨论创造了条件,于是理解得以成为可能。

  新媒介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加之成功地俘获了大众的注意力,使得其可以通过网络链接或平台搭建的方式同时进行商品推广或销售。作为商品集散平台,它表现为与网络购物技术的发展相一致的购物平台的集成化,并直接带来购物体验的变化和社会交往的变化。比如购物者讨价还价权利的丧失,这种原本在集市的购物场景中十分普遍的行为在其他购物场景中不再存在。其好处是加快了交易过程,甚至也减少了不必要的纷争。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在心中彻底失去了讨价还价的记忆,而是通过其他方式表现出来。最典型的行为是“淘宝”,人们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货比三家。只是这样的方式过于耗时,真正乐于这样行动的人主要是时间更为充裕的闲暇人群。与此同时,人们原本依据购物而延伸的交往形式也在发生变化。当商店网络还不够普及的时候,此时的购物不如说是呼朋引伴地去“逛”集市。同时,在赶集的过程中,人们相对容易、也更愿意进行彼此问候,并逐渐地发展起自己的社会交往网络。如今,在购物平台上的购物性质仅仅是一次消费体验之旅,其购物行为若为人所了解,仅限于在社交媒体空间展示新购物品的那一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