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仿真迎接人工智能的明天

发布时间:2017-04-24浏览次数:2605文章来源: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

安静、专注与坚守

来到办公室,迎面而来的是几个书架的专业书籍和散落在办公桌上的各种模型、器材,曹院长端坐其中,神情专注地看资料。这正是他最平常的工作和研究状态,身为脑科学与智能媒体研究院院长,自然有很多行政事务要处理,但即便如此,他每天至少有10多个小时用在科研上。

谈及工作,曹院长饶有兴致地告诉记者,在他看来,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的研究本身是一件极有趣的事,可以远远超出观赏好莱坞大片带来的刺激,“能弄明白神经元及其网络是怎样工作的,解答我们视、听、情感、思考、行动的奥秘所在,这本身就是最震撼的大片。他笑着和记者回忆,有时,即使在休息时也会有灵光一现的瞬间,一些困惑就此解决。

当谈到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的现状时,曹院长不无忧虑。他告诉记者,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异常火爆,但主要是体现在感知功能上的弱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方法),离具有理解和思考能力的强人工智能还相差甚远。通向强智能有两条可能的路径,其一是由现有的弱智能技术出发,向强智能过渡。其二是参考弱智能技术,但从脑科学入手,研究大脑模型和类脑计算方法,从而实现强人工智能。两相比较,前者的在当下的应用性较好,但其缺乏有效的理论和模仿的对象,深度学习方法从弱智能到强智能的过渡已经遇到了较大的阻力,发展前景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后者虽然看起来要求更高难度也更大些,但事实上,伴随着高性能计算机及脑科学相关领域近年来在国际上的飞速发展,它正越来越成为阳光大道般的捷径。曹院长感慨,他说科研和技术应用不同,科研需要的应当是认清形势、看清方向、攻坚克难、实干加巧干地通向目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