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呈祥: 中国电影与中国精神

发布时间:2017-03-29浏览次数:993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当代电影创作对观赏性的误读

以作品达到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衡量今日之中国电影,不能不承认尚有较大差距。造成这种较大差距的缘由,一是对中国电影的功能和价值的认识偏差。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片面夸大了电影的娱乐功能和商业价值,忽略了电影的教育审美功能。二是对观赏性的认识误区和盲目追求。三是对中国电影的优秀传统和文化积淀缺乏充分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近30年来,中国电影把本来属于接受美学范畴即需求侧范畴的观赏性,抬到与属于创作美学范畴即供给侧同一范畴里的思想性、艺术性相提并论,要求“三性统一”,这就势必造成对观赏性的认识误区——以为存在一种与艺术性无关的观赏性。

其实,逻辑学的法则规定,只有在同一逻辑起点上抽象出的概念,才能在同一范畴里推理,从而保证判断的科学性。既然抽象出思想性与艺术性这两个概念的逻辑起点是艺术作品自身,而抽象出观赏性这一概念的逻辑起点却是观众的接受效应,所以把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置于同一范畴里判断“三性统一”,显然在哲学思维上是不科学的。而且,范畴学还规定,什么范畴的矛盾,主要只能在什么范畴里解决,并关注到相关范畴里与之有内在联系的因素。要解决观赏性矛盾,主要只能在接受美学范畴里,主要因素是观众主体和观赏环境,正如马克思所言,再美妙的音乐,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也是没有用的。同理,再优秀的电影对于不懂得鉴赏电影基本法则的观众也是没有用的,关键在于培养提高观众的电影鉴赏素养;观赏环境的净化也十分重要,把众多历史美学品位低下、重在感官刺激的《心花路放》一类影片与历史美学品位较高、重在精神美感的优秀影片置于同一院线环境,票房肯定倒向前者,观赏性是绝难提升的。严峻的现实是:“三性统一”把观赏性推给创作美学范畴即供给侧范畴去解决,结果,创作者在市场经济大潮下,面对鉴赏素养下滑的观众群体和未净化的观影环境,要想占领市场、赢得票房,唯一的选择只能是放弃引领、一味迎合,愈迎合,观众鉴赏素养愈下滑,观影环境愈芜杂,于是刺激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的创作者为赚钱而生产品位更低下的作品,电影的创作生产与鉴赏消费之间便陷入了二律背反即恶性循环的怪圈。这个教训,极为深刻。

我们需要学习、借鉴西方电影创作中适合中国国情的有用的东西,但这种学习、借鉴即“美人之美”必须建立在“各美其美”即对中国电影优秀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的充分自觉与自信的基础之上,并进而实现“美美与共”即交融、整合、创新。应当看到,当今电影界确实存在一种对中国电影优秀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缺乏自觉与自信的盲目“西化”之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一针见血指出的: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忠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电影工作者不能为区区几百亿票房就放弃中国电影彰显弘扬中国精神和文化自信的神圣使命,不能放弃中国电影优秀历史传统坚守的价值观、审美观。我们要增强对中国电影优秀历史传统的文化自信,坚定继承发展中国电影彰显中国精神的文化自觉。

 

(作者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编辑:曹琬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