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虚拟现实成为商业风口的时代来谈非虚构写作,看上去是很反潮流的事情,但我坚信这样的反潮流其实正是它的价值所在。我原来在凤凰卫视做《冷暖人生》的总策划,后来回到高校,现在我的课堂里也有一门关于非虚构创作的课。
“什么是非虚构?”这个题目看上去很简单,其实很难讲。什么是非虚构,我想到几个关键词,一个是复杂性、一个是建构,一个对话,一个是叙事精神。我今天也想从这几个关键词讲讲我对非虚构的理解。
“非虚构”这个词的界定有难度,因为它用一个“非什么”的结构,就像何伟曾经说过,他的老师迈克菲跟他说过这样一句话:“非虚构写作这个定义本身可能有点问题。比如你问我早上吃了什么,我却说我早上没有吃葡萄柚,所以很难界定,这是一个困难所在。”
在国内从事非虚构创作的写作者有自身不同的理解。国内的写作者本身从特稿的概念来理解,就可以做一个类比。比如七八十年代有一个相似的概念叫报告文学,它和非虚构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南方人物周刊》主笔卫毅说过:非虚构写作就是去掉报告文学所写人物背后的金光。我觉得这太形象了,我们看到的报告文学都是金光闪闪的、自带光环的,非虚构写作正是把人为安上去的“金光”给去掉,看看这个人物真正是怎样,这个可能是一种理解的角度。
还有媒体从很多技术上对非虚构创作做了规范,比如对于信息来源的要求。《人物》杂志的赵涵漠曾经说,他们对记者有硬性的规定:稿子写了八千字,成文的时候至少得有八个信息来源,可能采访16个、32个最后用了8个。如果没有达到基本的硬性技术标准的,可能在事实信息来源上就会出现问题。很多其他媒体也有这样的要求,逼着记者做采访。
最近方可成有一篇《一部伟大的非虚构作品是如何引用信源的》,我相信在座很多人看过。他比较了几篇经典的作品,会发现作者们对于信源的尊重程度,像学术研究一样专注,最后引文要怎么做。在我们很多人这里,甚至会忽略最后那几页纸,而这往往正是真正信息来源的生命固化。把所有信源都列出来,可能本身就能成为一本书,这种信息来源本身是为了给人们一种可信度的还原。
《八月炮火》
我在香港城市大学访学期间,听到李金铨教授这么说:社会科学用一句话形容,就是Seek the complexity and order it,意思是寻找现象背后的复杂性并且梳理它;而自然科学就是Seek the simplicity and distrust it,找到简约化的表达方法并且质疑它。如果把非虚构写作本身看作具有社会华体会娱乐体育首页 方法的角度的话,非虚构写作也是在探寻复杂现象之后的复杂性,并且试图理顺它,去梳理它,有一种逻辑方式组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