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23日,由华体会娱乐场 、韩国东国大学、中国文艺评论基地主办,艺术学部戏剧影视学院承办的“中韩电视艺术与传媒文化研讨会”成功举办。来自华体会娱乐场 、韩国中央大学、韩国东国大学、韩国培材大学的教授、学者与业界知名导演、专家等三百余人济济一堂,共同探讨中韩两国电视艺术创新发展的新格局。
自韩剧进入中国以来,在电视及网络媒体保持着重要影响力。韩国综艺节目对中国的影响,更是近几年的焦点。在电视文化交流密切和新媒体发展迅猛的大背景之下,联合中韩双方学界与业界的专家,共同就电视剧及综艺节目对传媒文化的影响与建设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总结中韩电视文化交流的经验教训,思考多样性发展的方案,是强化国际交流、深化理论研究、促进产业发展之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此次论坛以中韩综艺文化比较研究、韩国综艺模式与中国本土化研究、中韩电视剧叙事方式与文化内涵比较研究以及中韩电视剧产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为主要议题。
华体会娱乐场 副校长廖祥忠在致辞中指出,长期以来,在与韩国的合作方面,无论是在业界还是学界都顺利而愉快。韩国近十几年来的影视作品和综艺节目有很多经验和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去鼓舞人、塑造人,如何通过电视艺术的魅力去影响未来,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韩国东国大学文化内容研发中心主任李钟大教授发表了题为“TV contents的形成原理及发展方向”的主题演讲。
艺术学部党委书记、副学部长彭文祥教授在题为“儒家文化在电视剧中的艺术景观和价值呈现问题”的主题发言中指出,当前环境下,我们应充分关注儒家文化在艺术创造和文化建构中的力量。
韩国东国大学文化内容研发中心金守荣教授阐述了中韩双方的合作要领。他认为,节目创作首先在于对受众群体的关注,其次应注意播出媒体和政策规定。此外,两国之间的文化和观众情感认同的差异也应注意。
艺术学部博士生导师苗棣教授指出,在“限娱令”的政策指导下,“次黄金档”时间成为开发热点,电视节目大都呈现泛娱乐化倾向,电视综艺进入“大片”时代。模式引进过热、创新能力缺乏、过度依赖明星等问题亟待解决。
中央电视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我校博士生导师张子扬是最早引进韩剧的行业管理者。他认为,韩剧在制作上体现了国家软实力,创作上弥补了国内家庭生活题材电视剧的缺失。
韩国中央大学崔祯仁教授谈到韩国电视剧在制作及播出方式等方面的经验。她指出,中韩两国的影视文化应该合作共赢,携手创新亚洲文化,共同应对西方文化。
中央电视台大型节目中心副主任陈临春,分析了“中韩歌会”的合作模式及创作特点,希望“中韩歌会”的持续发展带来更多新颖别致的节目形态和合作方式,推动两国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的深度交流。
中国电视剧产业协会会长、国家一级导演尤小刚,针对作品、观众和市场的关系进行了阐述。他认为,电视剧应该坚守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应有的价值底线,创作者在文化建设方面的责任意识不可缺失。
韩国培材大学申尚气教授认为,电视综艺节目的美学在于能把沉重的社会话题用轻松和欢笑化解,试图把这些美的感受作为一种编排好的叙事构造,放入节目当中以解决日常问题。
中国电视艺委会高级编辑陈芳在发言中指出,韩国综艺节目对我国综艺节目在理性认知、呈现形态、节目制作、行业规范、运营模式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
乐正传媒国际联络与模式研发事务主管彭侃认为,就目前市场环境而言,中韩综艺节目合作的方式会更加深入、多元,从引进模式走向联合研发和制作。
此外,来自我校戏剧影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韩国首尔大学的教师、博士生和硕士生就中韩电视艺术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此次论坛分为“电视综艺”和“电视剧”两大版块。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中韩两国学者与业界精英进行对话交流,梳理中韩电视艺术发展规律和经验,共谋两国电视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和可行性,这是艺术学部践行教学、科研和创作“三位一体”发展理念的积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