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智锋:电视问政要有种、有用、有料

发布时间:2015-03-09浏览次数:199文章来源:华体会娱乐场

电视问政节目是近年来中国电视荧屏上颇受关注的新的节目形态。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和传媒影响,如何判断这类节目的价值,功能,特点及发展态势,本文提出:电视问政要有种、有用、有料。

一、第三轮波峰:电视问政节目在中国电视新闻改革发展中的独特角色与地位

从上个世纪到现在的二十几年间,中国电视新闻改革发展从大的方面有三个波峰。

第一个波峰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央电视台以《焦点访谈》为代表崛起的第一个波峰,是舆论监督的热潮。它的特点是“高举高打”,“大题大作”,舆论监督的功能效果是相当显著。当时,一些地方存在着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许多阻碍改革发展的问题。中央领导发现运用电视媒介的舆论监督可以有助于解决问题,推动改革,于是《焦点访谈》应运而生。

第二个波峰出现在上个世纪末。这轮波峰基本上从“高举高打”变成了“低举低打”,把眼睛往下关注普通百姓,以草根的立场和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情怀,基本上特点就是“小题小做”。代表的节目是黑龙江台的《新闻夜航》,福建地面新闻频道《现场》。再后来江苏推出了地面品牌节目《南京零距离》,轰动一时又持续发生重大影响。《南京零距离》使这一类节目达到了一个新的波峰。后来人们把它叫做民生新闻,这是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第二轮波峰。

从此,电视新闻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状态,产生了新一轮的波峰,这一轮波峰又延续了十多年。民生新闻让电视新闻从业者从《焦点访谈》那种辉煌的炫目当中转到了新一轮的百姓的拥戴。但这种拥戴时间也不会太长,低举低打开始的时候百姓觉得我是主角拥戴你,再后来你给我些帮扶我也算买你的帐,但再到后来民生新闻出现了低俗化、琐碎化,大家对民生新闻一些负面东西开始不满。从电视新闻改革自身的需要来讲亟需一个新的波峰去冲击。

就在这种大家对电视新闻改革的热切期望当中,电视问政节目出台了。

这一轮波峰整体的特点是“低举高打”同时也是“小题大作”。这一轮电视问政发动的主角是地市台,它的话题和选题可能都是比较日常、百姓和草根。但是它所显现的价值相当重要、相当重大、相当迫切。看起来切入的是一个河沟、一条路等小题,实际上它要表达的是一个宏大的关乎人民群众迫切关心的重要议题和价值

二、从丽水台电视问政节目来看电视问政节目的创新价值

浙江丽水电视台的电视问政节目整体质量较高,影响较大,体现出诸多的创新价值。

一是创意选题好。它既不是一个“高举高打”的大题,看起来是很日常的很草根的小题,但是,群众生活无小事。一些老百姓关心的问题看起来是小问题,但是它的意义又是很重大的。电视问政抓的所有的问题都是老百姓日常生活遇到的马路不通、地沟油、食品安全等家长里短的小题,但是它体现出来的意义涉及到政治文化和社会的方方面面。

二是设计好。电视问政多种角色的设计吸取了大量现代电视制作的理念,包括观众席的设计、嘉宾座位的设计,从荧屏上看观众不是呆板地大家坐在那里鼓鼓掌,而是多个角度多个机位多个环节的设计,使得表现非常的丰富多彩,可视性很强。这个设计有官方、有民众代表、有嘉宾、有媒体主持人再加上普通观众五个方面的阵营,构成了一个非常好的立体的设计。

三是元素丰富。除了现场问答、主持和嘉宾的回应以外,短片的创作是亮点。很多现场抓拍的镜头、很多精心制作的短片非常精彩。这些都是很好的元素。

三、对电视问政节目所处的国际国内大环境和形势

怎么样去看电视问政节目,为什么在这样一个阶段出现?它出现的背景是什么?这个背景是不是能够支撑它走下去?下一步会走到什么地方?能走多远?

我觉得有三个背景值得关注:全球化、公共服务、媒介融合。

一是全球化。当今世界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都出现了全球化的征兆或者说是现实。尤其是在政治上的这种全球化。这些年一些国家发生的颜色革命后面都有美国这只强硬的手在推动着这种颠覆性的活动。包括我们周边多多少少都有美国人的影子。这样一种全球化实际上是西方政治主导的霸权,它逐渐在往我们的政治体制当中渗透,企图来实现他们的意图。

在这样一个进程当中,电视问政这样的节目在某种程度上,对于回应和显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法制建设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特别重要的象征意义:我们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中国人对自己政治制度的一种选择。

二是公共服务。社会主义强调公共服务,但是我们的公共服务不管是在广电还是更广阔的公共文化服务,在漫长的60几年的新中国的历程当中,做得时好时坏,并不能完全让老百姓满意。

在这一进程中,一定会发生政府的执政和百姓对自己生活要求之间的不平衡。那么谁来协调这个关系,做这样的沟通工作?我认为电视问政这样的节目可以很好地扮演这一角色。它在政府推进公共服务和百姓享受公共服务这个领域可以做很好的沟通工作。

三是媒介融合。媒介融合在今天毫无疑问是以互联网为主导的新媒体作为绝对的主导去引领传统媒体的转型。在这一转型当中,传统媒体应该怎样去应对找到自己的生存之路?电视问政节目找到了一个特别适合电视自身发展的、一个特殊的符合自身媒体特点也符合媒体融合需求的一个渠道。

过去很多电视节目如传统的社教节目、对象性节目这些年基本上处于一个没有办法进步、半死不活的状态。那种居高临下和从媒体出发去进行对象性表达的节目在电视领域几乎是全军覆没。

传统电视大概只有三种内容是新媒体暂时竞争不过的:发布信息的权威性、直播日常化、高端大制作。

对应这三种内容,电视问政节目基本上符合。电视问政是政府领导现场办公,信息发布的权威性毫无疑问。丽水电视问政片中,市长那种紧张的表情,那是演不出来的,这种直播他没有办法表演。还有那个女县长,现场逼着她表态,说我明天回去就办,后来主持人说今天晚上怎么办?女县长又说这个会完了我马上就办。那个女县长尽管表面镇静,但实际上她内心我们可以感受到受到了巨大的压力。这样的直播有什么样的录播能够替代它?它的隐蔽拍摄的短片制作,完全可以往高端大制作上去推动,这都是我们可以比拼新媒体的杀手锏,当然也是我们结合其他媒体的有力的手段。

四、电视问政节目的综合价值

第一,站在党和政府执政能力提升的高度来看。在政治上、社会文化上和媒体自身的改革上,电视问政节目或者这一类型的节目他应该说是有非常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从政治层面来看,实现了这种节目的一个高度——它关乎党和国家各级政府执政能力的提升。电视问政不仅是一档吸引眼球的好节目,它还体现了党和政府执政能力提升不可替代的价值。

第二,从社会文化来看。电视问政节目能疏导社会情绪,化解社会矛盾,沟通官民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有温度的让人感受到温暖的能够化解矛盾积极推进工作的好节目,所以它的社会文化意义突出。

第三,就是传媒本身的意义来看。它是有深度的,也就是说电视问政用这种方式对于整个传媒推进改革都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对于电视媒体公信力和影响力的提升,可以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五、对电视问政节目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当然,目前电视问政节目还在发展中,还不能说非常成熟,还存在种种不足与问题,有哪些是特别需要解决的问题呢?

第一,要有种。

电视问政节目第一是要有种,就是胆子再大一些,问题再尖锐一些,你不要担心领导承受不了。只要是基于事实,是带着尊重的态度,负责任的状态去秉公表达,一定会得到积极和正面的回应。而且领导倒过来反而要感谢你对他的提醒,那对他的执政能力对他的智慧的激发与提升都有正向效果。

比如说主持人的提问,比如说我们整个的问政的现场,我们不防把这个问题的尖锐程度再往前稍微提一提,这个看起来是很冒险的,但是,最安全的也往往是在最冒险的状态中,这个跟打仗的规律是一样的。只要你媒体是负责任的、是基于事实的,不是开玩笑的,不是胡来的,你带着负责任的状态跟领导对话,你把问题提得稍微尖锐一些,再往前走一步,其实反而你能获得更加好的效果。对领导来说,他也需要适当的刺激,这反而能够激发出创造力和激情。如果是温吞水一片,大家变成了表扬与自我表扬,就没有意思了。

第二,要有用。

在选题和整个节目进程当中,一般性的表达可以稍微减少一些。关键点和解决问题的表达和沟通是要重点发挥的或者说要重点设计的,就是所有的表述和节目进展都要围绕着解决问题来展开。

第三,要有料。

这里有两个层面,一是客观存在的料,二是人为设计的料。

所谓客观存在的料就是原始的人物、原始的故事、原始的情节,比如说拆迁、官民之间的冲突,那确实本身就好看,那个料确实大家觉着有意思。

所谓人为设计的料,就是通过电视的方式去制作加工,比如说通过短片,通过节奏的提升让节目更好看。我觉得这一点我们完全还可以有很大的空间去努力。

目前一些电视问政节目节奏上有点拖沓。问题在哪儿?最主要的是事件进展迟缓,机位还要再增加一点,剪切的速度还要再快一点。

能否把领导的讲话控制在一个单位时间里?尽量在镜头的变化上,特别是在插播和打断上主持人、嘉宾要有更好的一个方式,让节奏提升。现在主持人一个题抛出去底下领导滔滔不绝地在说,他也不知道去打断,也不知道让另外的嘉宾插进去,也没有现场观众的参与。如果形成一个习惯,我们主持人的问话永远就是一句话,领导的回话绝对不要超过三句话,节奏就能提上去。

电视问政节目在这几年的发展中已经建立了非常重要的价值和品牌效应,而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未来全球化和媒介融合、公共服务向深度广度拓展,在政治社会和媒介本身的发展需求上,电视问政作为我们本土化原创的一个中国特色的类型电视节目,应当担起更重要的一个责任,也会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作者系我校博士生导师、《现代传播》主编。本文节选自作者《作为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第三波峰的电视问政节目探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