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策略分析
一、区域传播策略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之下,媒介生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重新探讨区域传播对广播电视而言有着现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升广播电视舆论引导能力应该从对内完善区域化传播与对外进行跨区域整合两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完善区域传播的策略分析
任何传播活动的目的归根结底都是在传播渠道畅通、信息流通有序的基础上逐渐扩展传受双方的共同意义空间,最终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而这也正是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的基本前提。广播电视在媒介融合的媒介新语境之下要通过完善区域传播以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可以从社会物质性基础、区域文化特色和当地受众偏好等方面设计传播策略。
1.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托
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托就是意味着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带动之下,以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为依托,充分利用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优势资源逐渐发展出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媒介生态圈,传播中心的媒介产品通过发达的传播网络辐射到尽可能宽广的传播腹地,提升传播影响力。
2.以区域文化特色为立足点
在传播活动中,如果立足于区域内的文化特色,包括方言文化、民族文化、信仰文化等,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在随着网络新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节目的覆盖范围已经超出了传统的地理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即要根据目标受众来选择适合的传播策略。
3.满足区域内受众的个性化需要
不同地域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受众都有不同的特点,针对区域内的广播电视即可根据这一不同点进行节目播出时间的调整。另外,不同区域的受众也存在一些共性,这就是所谓的“接近性”传播策略。广播电视可通过区域传播围绕区域、以区域传播为中心,及时发布区域内重大权威资讯,逐渐成为区域内舆论引导者。
(二)跨区域整合
由于我国广播电视发展的历史特殊性,“四级办广播电视”的政策下每一个广播电视机构都属于相应一级的地方政府管辖,肩负宣传与舆论引导的任务。[]我国广播电视跨区域整合过程中存在着制度壁垒和产权不清两个突出矛盾。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再结合当下媒介融合的大背景,我国现阶段要将广播电视的跨区域整合进一步深化,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争取更大政策空间。2.进一步推进制播分离。3.坚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原则。4.改进人员管理体系。5.把握新媒体发展契机。
二、渠道拓展:新技术支持下的新媒体联动
新媒体的发展本质上就是内容与不断更迭进步的新技术结合的产物,传统广播电视技术上的滞后成为在与新媒体竞争中最主要的短板。现阶段广播电视要借力新媒体,尤其要充分重视以下几项新技术的应用:
一是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二是移动互联技术。广播电视在新技术的支持下充分实现与新媒体的联动,要抓住如今新媒体视频化、移动化、社交化的发展特点,实现新媒体效用的最大化:
(一)完善广播电视网站建设
从提升广播电视舆论引导能力的角度考虑,要完善广播电视网站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1.内容上继承母体节目资源,重点打造新闻类栏目。2.制作适合网站传播的“独家”新闻类节目。3.开设专栏讨论,实现“台网互动”。4.建设专业化网站运营团队。
(二)开发移动设备客户端产品
截至2014年6月,手机上网的网民比例为83.4%,相比2013年底上升2.4个百分点,首次超越80.9%的传统PC上网比例,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设备的地位更加巩固。此外,平板电脑也是受众获取信息的重要终端之一。现在随着智能手机用户体验的进一步提升、4G技术的推广和wifi等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用户花在移动终端上的时间越来越多,这意味着在现阶段广播电视媒体在建设新闻门户网站、网络电视台的同时,要更注重对移动客户端的投入,加大对移动产品设计、开发和运营的投入。
(三)充分利用微博社会化媒体传播渠道。
在web2.0时代,互联网重心正在转向社会化媒体。社会化媒体的突出特点一是内容生产与社会关系的结合,二是社会化媒体中用户主动性的凸显。如今社会化媒体与新闻传播的结合日渐密切,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微博这种偏向于媒体属性的社会化媒体获取新闻讯息,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这一趋势有进一步加强的倾向。
此外,目前微信的发展令人瞩目。有数据显示,微信用户已经突破6亿,其中活跃用户近5亿。与微博相比,微信是基于强关系的、较为封闭的系统,由于微信具备即时通信、移动通信和社交网络的多重特点,用户对微信的依赖程度要远超微博。目前广播电视对微信的利用主要是通过开通公众账号的形式。由于公众账号每天只能推送两条群发信息,因此在信息实效性和信息丰富性上不如微博有优势,但是微信“点对点”的传播方式使得信息到达率能够达到百分之百,这是微博不能企及的。在对微信的使用当中要更注重对推送内容的精挑细选,并且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
(四)进一步加强网络视频发展
在政策方面,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网络视听节目的监管加强,视频网站进军电视端遭遇政策风险。广播电视媒体要把握时机,拿到与网络视频竞争中的话语权。
三、提高受众媒介素养
如今媒介融合引发了传媒领域的深刻变革,广播电视网、电信网和互联网的进一步融合、网络技术、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媒介以更为强大的力量渗透于社会的每个角落,从宏观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到受众的日常生活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微观领域,媒介的影响无处不在。受众不能依然停留在传统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必须与时俱进做出调整,以应对新时期的冲击。在媒介融合时代提升受众的媒介素养可以从政府和社会、受众自身这两个角度来考虑。
(一)国家与社会的推动
对国家和社会来说,提升受众媒介素养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在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正式的学校教育课程的同时,要打破现阶段媒介素养教育中的“学科壁垒”,坚持分阶段、分类别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二)受众自身的努力
对于受众来说,提升自身媒介素养,要从媒介使用素养、信息消费素养和信息生产素养三个方面做出努力。
1.提升媒介使用素养。这里的媒介使用主要是指受众对于接收终端进行技术性操作。在媒介融合时代的广播电视终端变得多样而且复杂,技术性要求更高。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媒介使用素养的提升还包括对新媒体技术和应用的合理、节制使用,避免换上媒介依赖症。
2.提升信息消费素养。包括三个层次:首先,要提高在海量信息中检索、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的能力。然后,要提高对信息的选择能力。最后,要提高对信息的批判接受能力。
3.提升信息生产素养。信息生产主要包括两部分:信息发布和信息再传播。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受众发布信息的渠道变得多元化、门槛较传统媒体时代大为降低。发布信息要坚持真实性原则,坚持独立思考;在转发他人的信息时要尤其保持谨慎,尽量在求证之后再负责任地转发。